为持续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帮助师生深入了解植物营养领域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与研究思路,9月23日(星期二)10:00,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米国华应邀来我院,在第七教学楼7435会议室作题为“玉米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 的学术报告。我院教师、研究生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积极到场参与,现场学术交流氛围热烈。

报告中,米国华教授围绕 “玉米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 核心主题,结合当前农业生产中氮素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从植物营养生理、遗传和分子机制的专业视角展开讲解。他系统梳理了低氮高效和高氮高效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及代谢规律,深入剖析了调控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生理通路与分子机制,为解决农业生产中氮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提供了科学思路。

报告尾声,米国华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 “低氮高效和高氮高效玉米之间的分子机制差异及应用”“当今智慧农业的发展态势” 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他耐心解答了师生提出的学术疑问与研究困惑,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报告内容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参考。此次报告不仅让师生系统掌握了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前沿理论与技术进展,更搭建了我院与国内顶尖植物营养领域专家的学术交流桥梁,对推动我院在农业资源利用、作物生理研究等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米国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科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核心期刊编委。长期深耕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智慧施肥技术等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丰硕。
科研与教学方面,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在植物营养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合作发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论文2篇;教学成果突出,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为我国植物营养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撰稿:吕强;初审:杨一;复审:朴京培;终审:穆永光